近日,越来越多的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与此同时,「恢复期血浆治疗」一词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其实,利用治愈者血清或血浆救治危重患者的原理非常简单,就是中学生物课的“抗原-抗体反应”,早在03年SARS期间就被提出和使用。
组学研究没有思路怎么办?面对海量文献好抓狂,理不清思路怎么办? 中科新生命将为大家解读各领域最新高分文献,梳理科研思路、答疑解惑,助您科研路上拨云见日。 春季系列免费讲座包含权威期刊高分文献精读分享及思路整理、领域研究策略分享两大版块,送给科研路上跌跌撞撞但从未放弃努力的你!
新冠肺炎疫情是一次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对我国医疗卫生体系提出重大挑战,也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现启动专项项目,努力为科学防控和应对疫情等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减轻其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影响、完善国家治理体系和提升社会管理能力提供决策支撑和对策建议。
2019年5月,美国普渡大学、佐治亚大学、劳伦斯伯克利国家实验室以及美国农业部的研究人员在国际权威期刊《 Plant Cell》(IF:8.631)发表的论文解答了这几个问题。利用糖组学和蛋白组学对玉米及拟南芥的细胞壁与高尔基体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尽管两种植物的细胞壁结构不同,但高尔基体膜的糖类及蛋白组分高度
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生命科学领域重心转移到基因表达产物-蛋白质水平上,开启了蛋白质组学为首的后基因组时代。结合基因组学,比较疾病和健康的样本、药物处理和未处理样品、诱变和未被诱变的样本,筛选病原生物的有效疫苗候选分子,已成为微生物学家及医学科研者的研究热点。请随小编一起来看看,科研人员是如何利用组学技术助力疫苗相关研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