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蛋白磷酸化是修饰状态的改变影响蛋白的功能。真核生物蛋白磷酸酶与蛋白激酶的总量占基因组编码蛋白质2%-4%,预测发生磷酸化修饰的位点数量高达1-2百万,而目前研究得到磷酸化修饰位点或者明确功能的修饰位点常规检测数量仅几千到几万,可见大规模磷酸化修饰的研究具有巨大前景和空间。近年来,随着质谱技
通过解析CL引起的微生物菌群组成变化及其对宿主霍乱弧菌易感性的影响,揭示了共生代谢产物是宿主抵抗霍乱弧菌感染的关键决定因素。
由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业委员会与上海中科新生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筹办的线上研讨会将于3月16日举行,本次会议由空军军医大学卢瑗瑗教授主持,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秦洪强研究员、中科新生命李琼琳博士,围绕蛋白质糖基化研究新技术及肿瘤生物标志物等内容开启精彩直播。
2020年伊始,植物科学顶级期刊《Anual Review of Plant Biology》、《Nature Plants》纷纷上线权威综述。植物代谢有哪些新进展? 植物激素调控作物生长最新发现?植物学研究跨界合作,又有哪些新思路?紧跟热点,科研思路更开阔哦!让我们一起看看当下大牛们pick的热点话题。
“过去,我们的粮食生产目标大多追求高产高效,但随着人们对食物的需求越发多样化和个性化,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带来了诸多的挑战,未来粮食的生产目标应是基于人们个性化的需求来供给食物。”严建兵教授希望,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改良或“设计”出一些新作物,以更符合未来人们对食物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