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咖云集 精彩纷呈 | 中医药组学大数据学术创新专题会议成功举办!
![首届中医药组学大数据学术创新专题会议成功举办!](http://dl.xiumi.us/xmi/ua/49Znd/i/797d39a57713e15f421eccfc883adb1a-sz_330165.jpg)
![开幕式](http://dl.xiumi.us/xmi/ua/49Znd/i/016c1358129875946f603d666ea331e0-sz_10165.jpg)
大会开幕式由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大数据中心主任吴嘉瑞教授主持。会议指导单位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王志伟教授和北京中医药大学中药学院党委书记王停教授分别致欢迎辞。
陈啸宏部长、敬天林总编、李衍达院士发表重要讲话。
![领导讲话](http://dl.xiumi.us/xmi/ua/49Znd/i/134df4f0dc9b80ad2280a063acba53db-sz_383586.jpg)
在开幕式中,中国民族医药学会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分会执行秘书长李志勇教授宣读了钟南山院士的贺信。钟南山院士在贺信中对会议给予了充分肯定,对大会和未来的中医药大数据研究提出了殷切期望。
![李志勇教授宣读钟南山院士贺信](http://dl.xiumi.us/xmi/ua/49Znd/i/bc5095fb1d06a26d7aa86346ec5d9f80-sz_78507.jpg)
李志勇教授宣读钟南山院士贺信
![团队授牌](http://dl.xiumi.us/xmi/ua/49Znd/i/9912c541864524ec6792dc2c487c6de3-sz_12251.jpg)
大会开幕式中还举行了“中医药组学大数据研究联盟”成立暨重点协作团队授牌仪式。由李衍达院士、陈润生院士为八个重点协作团队进行授牌仪式,他们分别是清华大学梁琼麟教授团队、浙江大学范骁辉教授团队、东南大学柴人杰教授团队、广东药科大学蔡永铭教授团队、上海中医药大学葛广波教授团队、中国中医科学院付长庚教授团队、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嘉瑞教授团队和中科新生命中药创新研究团队。
![中医药组学大数据研究联盟”成立暨首批重点协作团队授牌仪式](http://dl.xiumi.us/xmi/ua/49Znd/i/c73300a08af816130c4ec1c91052bf27-sz_85386.jpg)
中医药组学大数据研究联盟”成立暨首批重点协作团队授牌仪式
开幕式上,还举行了“中药研究与转化创新平台”发布仪式,该平台经国家中医药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大数据中心和中科新生命联合策划,由中科新生命主持独立研发。中科新生命CEO陈薇女士发表致辞并介绍平台情况。她表示,此平台的建立结合中科新生命的网络药理分析平台、临床大数据分析方案,致力于创新中医药组学大数据研究的新模式。未来将与国内高效、研究院所、医院合作,共同构建产、学、研结合的中医药组学基础研究与转化架构,明晰中医药组学研究发展的科研和产业路径。
![中科新生命CEO陈薇女士致辞](http://dl.xiumi.us/xmi/ua/49Znd/i/f7acdfd01907c12ed8aef6cef5d6ca25-sz_62383.jpg)
中科新生命CEO陈薇女士致辞
接着,邀请了上海中医药大学交叉科学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葛广波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曲淼教授、中科新生命CEO陈薇女士、科技服务事业部总经理李朋朋共同为平台揭幕。
![“中药研究与转化创新平台”发布会暨揭牌仪式](http://dl.xiumi.us/xmi/ua/49Znd/i/af59f83230e454977012420056cd7dff-sz_78656.jpg)
“中药研究与转化创新平台”发布会暨揭牌仪式
![](http://dl.xiumi.us/xmi/ua/49Znd/i/678bcf1b304a56ffd0b855eec1d0ef1d-sz_1054.jpg)
![大会学术报告](http://dl.xiumi.us/xmi/ua/49Znd/i/3c509fc159b603466446cec342b0ccaa-sz_13208.jpg)
本次会议以“组学大数据助力中医药学传承创新”为主题,特邀了多位专家作精彩报告,报告内容涉及生物信息大数据、人工智能大模型、单细胞多组学、空间转录组学、中药多组学研究实例、中医药网络药理学、中药安全性评价、肿瘤研究进展与前沿等,内容精彩纷呈,展示了中医药前沿领域的丰硕成果,为中医药学术的创新和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首先是东南大学柴人杰教授主持报告会议。
![柴人杰教授主持](http://dl.xiumi.us/xmi/ua/49Znd/i/2ea377f0494abf34fb80ba3df6c74b10-sz_44540.jpg)
柴人杰教授主持
![](http://dl.xiumi.us/xmi/ua/49Znd/i/678bcf1b304a56ffd0b855eec1d0ef1d-sz_1054.jpg)
第一个报告是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陈润生院士,发表了题为《生物医药大数据与人工智能大模型》的演讲。他首先介绍了生物医学大数据的数据类型及特点,并指出大模型是解析生物医学大数据最适用的手段。他还进一步介绍了大模型的概念及其核心基础——大语言模型,分享了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大模型,以及生物医学方向上的前沿进展和应用。随后,对其团队近几年在该方向上的工作进行了介绍,包括医学多模态数智能整合计算平台-灵枢TM等。最后,对人工智能未来的发展,如强人工智能、大模型发展对社会的影响等,提出了深度的见解。
![陈润生院士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c2c80280c89b53491680773940c9e4d8-sz_46229.jpg)
陈润生院士发表主题演讲
![](http://dl.xiumi.us/xmi/ua/49Znd/i/678bcf1b304a56ffd0b855eec1d0ef1d-sz_1054.jpg)
紧接着,清华大学梁琼麟教授发表了题为《系统的多组学方法与中医药现代化研究:以古汉养生精为例》的演讲。在报告开始首先总结了中药研究的难点,基于此提出了用以研究中药化学物质组与人体“系统-系统”相互作用的新方法——整合化学物质组学的整体系统生物学。他还详细介绍了相关的研究体系与方法,包括化学物质组、系统生物学、经典药理指标、类器官/器官芯片等。并进一步介绍了示范研究案例-糖肾方的系统生物学研究,包括:临床研究、整合生物标志物研究、代谢组学平台建立,以及基于动物实验的系统生物学研究。最后,分享了其团队的近期工作:古汉养生精用于干预阿尔茨海默病的现代研究。
![梁琼麟教授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22706929f46a10b9f588635ff902af8d-sz_41598.jpg)
梁琼麟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http://dl.xiumi.us/xmi/ua/49Znd/i/678bcf1b304a56ffd0b855eec1d0ef1d-sz_1054.jpg)
随后,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付长庚教授主持报告会议。
![付长庚教授主持](http://dl.xiumi.us/xmi/ua/49Znd/i/2a7c6b8dbe22fb44f186f45a5659c9a9-sz_43148.jpg)
付长庚教授主持
![](http://dl.xiumi.us/xmi/ua/49Znd/i/678bcf1b304a56ffd0b855eec1d0ef1d-sz_1054.jpg)
浙江大学范骁辉教授发表了题为《单细胞数据科学及其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的演讲。他深入阐述了单细胞组学方法及空间转录组测序技术、数据分析方法与应用以及在中医药研究中的应用。他结合自身研究,详细解读了基于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实例应用,提供了独特的见解。
![范骁辉教授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3799936bea01bbf16e75a07b099a88fb-sz_56124.jpg)
范骁辉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紧接着,上海中医药大学葛广波教授发表了题为《多学科交叉助力中药药效物质的高效发现》的演讲。分享了中药药效物质解析方法、思路、进展,天然产物辨识、智能解析体系、中药药效物质发现策略。重点介绍了计算机虚拟筛选、高通量实验筛选、质谱成分鉴定等策略在中药效应物质高效发现中的应用。
![葛广波教授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7ad90b8fd46fba499878b849df9331e7-sz_44899.jpg)
葛广波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随后,由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嘉瑞老师主持报告会议。
![吴嘉瑞教授主持](http://dl.xiumi.us/xmi/ua/49Znd/i/01b87411d83f9212d6cb58e41bf87345-sz_48470.jpg)
吴嘉瑞教授主持
中科新生命严峻博士为大家发表了题为《中药研究与转化创新平台介绍》的演讲。在报告中,他指出中药研究与转化创新平台的目标是基于多平台协作,利用创新的分析技术及研究平台,推进具有潜在价值中药品种的创新研究以及新药转化。分享了基于成分解析与多组学分析的中药研究三大解决方案:中药药效机理与活性物质发现解决方案、活性单体机理与药靶鉴定解决方案、质量与工艺研究解决方案。中科新生命已建立专属的中药化学成分分析平台和多组学研究分析平台,已具备完整的分析体系和服务经验。
![严峻博士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a08bf1861718a5de6e8f230457ec3f50-sz_48572.jpg)
严峻博士发表主题演讲
接着,由北京中医药大学王勇教授主持报告会议。
![王勇教授主持](http://dl.xiumi.us/xmi/ua/49Znd/i/d0378856b7622a02eba5f17bb4c00c8d-sz_39843.jpg)
王勇教授主持
东南大学柴人杰教授发表题为《基于多组学的中药治疗耳聋新进展》的演讲。利用转录组学、代谢组学和单细胞组学技术开展了中药治疗耳聋的系列研究。报告首先从耳聋相关的疾病研究进展、中医病机以及中药药物治疗方面展开探讨,随后分享了三篇利用不同组学技术维度的研究案例,深入地展示了利用单细胞组学等现代医学手段解析“耳肾同源”、磁性纳米药物调控听觉损伤修复,以及枸杞糖肽通过色氨酸代谢保护耳聋的作用机制。
![柴人杰教授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2618ad469c8e59d82197785a46c53da9-sz_52389.jpg)
柴人杰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紧接着,中国中医科学院梁爱华教授发表题为《含马兜铃酸中药的风险客观评价》的演讲。基于多种不同的检测技术对马兜铃酸及含马兜铃酸中药进行毒理学评价。报告首先从马兜铃酸的肾毒性、致癌性等进行毒性评价,随后探究了常见含马兜铃酸中药的毒理以及毒理异质性,接下来针对马兜铃酸的代谢过程、毒性发生过程分子机制、毒性靶标与生物标志物进行了毒性机制评价,最后对含马兜铃酸中(成)药风险评估与减毒方法与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
![梁爱华教授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63352c0546bc59eeb66b760c1fcc090a-sz_38090.jpg)
梁爱华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http://dl.xiumi.us/xmi/ua/49Znd/i/880389c6c1763968c7249b81a94ebaa0-sz_1126.jpg)
随后,中国中医科学院荆志伟教授主持会议报告。
![荆志伟教授主持](http://dl.xiumi.us/xmi/ua/49Znd/i/bc966118aceb0ee816615d2503cd0322-sz_46047.jpg)
荆志伟教授主持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李杰教授作题为《大数据时代下的中医药防治肿瘤研究策略与实践》的演讲。他指出了“大数据”技术在精准医疗中的决定性作用。着重强调了“中医药大数据”在证候变化规律和诊断疾病模型预测研究、药物机制研究、名老中医处方规律研究以及中医药询证-系统评价研究的适用性,明确了中医药未来以生物大数据为基础、信息与系统为特点建设符合中医药的自主创新体系的未来发展方向。
![李杰教授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c8651451eff4fb5381076ad3aa4aa8d5-sz_65400.jpg)
李杰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紧接着,广东药科大学蔡永铭教授发表了题为《AI助力中医药传统方剂疗效的分子机制研究》的演讲。他以网络药理学为切入点,通过其团队近年相关研究案例点明了网络药理学在中医药药理机制研究中的思路,最后分享了AI在中药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肿瘤靶点预测和药物不良反应预测等数据挖掘上的积极作用。
![蔡永铭教授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921f89c504aab324b2194ecbb9ab5b69-sz_51925.jpg)
蔡永铭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随后,中国中医科学院李志勇教授主持会议报告。
![李志勇教授主持](http://dl.xiumi.us/xmi/ua/49Znd/i/4e58ae5f5acb38f1ad56e253ad9b2cb3-sz_36831.jpg)
李志勇教授主持
北京中医药大学吴嘉瑞教授发表了题为《基于整合大数据的中成药再评价研究策略与实践》的演讲。基于整合大数据对上市中成药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进行再评价,创建了基于“三验证+两融合”的精准网络药理学模式和国内首个中药注射剂安全信息数据平台,结合多组学和时空组学对中成药进行了精准解析和科学评价。
![吴嘉瑞教授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c7c07031712f34bd1607172617e98ba2-sz_98105.jpg)
吴嘉瑞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http://dl.xiumi.us/xmi/ua/49Znd/i/9e07cfc836daf776a5e2873a79f9fe36-sz_1126.jpg)
紧接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曲淼教授发表了题为《时间 空间 人间——以人类发展史观探析中西医结合的历史与未来》的演讲。从医学的发展、中西医研究的史料和实验证据阐明了中西医结合的思维和可行性,提出了“人文精神是魂,现代医学是骨,中医科学是肉”的研究理念。
![曲淼教授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3785aa6934dadd318025c611ba0a1a0e-sz_53306.jpg)
曲淼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随后,广东药科大学蔡永铭教授主持会议报告。
![蔡永铭教授主持](http://dl.xiumi.us/xmi/ua/49Znd/i/438d2b3a87af18adbd7ae35b6a1e4136-sz_42981.jpg)
蔡永铭教授主持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田贵华教授发表了题为《针药结合治疗慢性疾病智能精准诊疗体系的构建与应用》的演讲。在阴阳调和理论指导下丰富了针药结合调控慢性疼痛理论内涵;原创了中医疼痛特征信息核心智能算法,建立慢性疼痛循证中医药评价方法;创研“源于中医理论-智能精准诊疗-循证疗效评价”中医疼痛诊疗系统,为中医药治疗慢性疼痛关键技术和方法的建立提供了范式。
![田贵华教授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b342b85bc688db52015aa1db99e23f73-sz_46203.jpg)
田贵华教授发表主题演讲
紧接着,中科新生命时空线产品经理董航言老师发表了题为《时空多组学技术与中药研究》的演讲。他围绕精准医学与空间组学、空间组学技术介绍、空间多组学研究进展三方面为大家作报告分享。重点介绍了中科新生命空间代谢组学、空间蛋白质组学等空间多组学解决方案与数据分析平台。目前,中科新生命已经从单细胞多组学成熟方法延伸,搭建空间多组学平台,并建立了完整的中科新生命空间组学数据整合平台。
![董航言博士发表主题演讲](http://dl.xiumi.us/xmi/ua/49Znd/i/e79ccf484990e42f52883af532f0f85c-sz_69954.jpg)
董航言博士发表主题演讲
最后,吴嘉瑞教授在闭幕式讲话中以“感恩”、“思考”、“启程”为关键词对会议进行总结和展望,表达了对各位领导、专家、同道的感谢,指出应结合会议内容对中医药组学大数据研究的思路、方法、模式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强调本次会议是中医药组学大数据研究扬帆起航的重要契机,愿大家充分依托中医药组学大数据研究联盟等重要平台,为中医药学术的“传承精华,守正创新”作出更大贡献!
![吴嘉瑞教授作闭幕式结语](http://dl.xiumi.us/xmi/ua/49Znd/i/8c5ca1cd96b777106732c589827efeef-sz_85365.jpg)
吴嘉瑞教授作闭幕式结语
![大会合影](http://dl.xiumi.us/xmi/ua/49Znd/i/595731ad01fb4291b0abae0934f2ca71-sz_192700.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