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品来袭 | 高敏微量OLINK蛋白质组赋能临床血液样本研究
血液作为精准医学研究中重要样本类型,其可通过微创方式获得,同时也是全身各器官蛋白质蓄水池,反映机体生理病理状态信息,在疾病临床诊断等中发挥极为重要作用,具有巨大研究价值。
然而,血液中的蛋白分布特点为组学分析带来巨大挑战:1)血液蛋白含量差异大:动态范围跨越12个数量级,对检测方法提出挑战;2)含量分布极不均:高丰度蛋白占比超过90%,如何检出更多低丰度蛋白也是挑战。来自“人类血浆蛋白组计划”所使用血液蛋白分析方法为我们提供了参考,除了以往使用的质谱采集等方法外,近几年迅速火爆全球的OLINK蛋白质组学也被纳入其中。
中科新生命现推出Olink蛋白质组新产品,实现血液样本的高敏、微量、高通量分析!
下面从技术原理,产品特色,以及应用方案带领大家一睹为快!
一、技术原理
什么是OLINK蛋白质组学?
Olink底层是免疫学反应,通过一对抗体特异性识别一个目标蛋白,并借助OLINK的专利邻位延伸技术(PEA),给每一对抗体分别加上配对的核酸链,借助DNA配对的特异性,规避了多重检测时的非特异性免疫学结合带来的串扰(如上图)。最终,只有特异性结合到目标蛋白上的抗体对,才能在尾端互补形成双链,并通过延伸形成可以被PCR扩增的核酸双链,被下游的qPCR或NGS检出。
目前Olink根据不同疾病类型、不同生物过程关注的目标蛋白优化设计抗体,推出了96~3072 panel系列产品,包括心血管、癌症、炎症、神经、代谢研究方向等。
二、产品特点
1. 高特异性
OLINK基于专利PEA方法,其设计的抗体对只有同时特异性结合到目标蛋白上,才能在尾端互补形成双链,突破传统ELISA无法进行多重检测的瓶颈(非特异性免疫结合带来的串扰),且已经过多个大型研究组织评估与FDA验证,具有最佳特异性确保数据高质量。
2. 高灵敏度
OLINK蛋白组具有超高灵敏度,检测灵敏度至fg级别。目前其检测的目标蛋白质,含量跨越10个数量级动态范围,比如,细胞因子IL8可检测低至12fg/ml。
3. 高通量分析
OLINK基于高通量测序及成熟qPCR平台,可实现一个样本上千蛋白检测,且千例样本一周上机完成。借助于超高通量微流控qPCR平台,PEA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间点、同一个样品孔中、检测96种蛋白,这一检测能力可以通过多panel联用,对同一批样本实现多达1160种蛋白的检出。借助于NGS二代测序平台,PEA技术可以在同一时间点、同一个样品孔中实现检测384~3072种蛋白。
4. 友好样本
OLINK蛋白组样本友好,实际检测仅需1~8µl即可实现多重检测,除了血液样本外,对尿液、唾液、脑脊液等多种类型的样本均适用。
三、应用领域
中科新生命基于DIA血液蛋白质组学,与OLINK蛋白质组学强强联合,推出肿瘤免疫,心血管,肠道微生物等多领域全方位解决方案。
01 生物标志物筛选
· 心血管:OLINK蛋白组筛选心力衰竭相关炎症生物标志物
2020,Circulation(IF 29.69)Proteomic Evaluation of the Comorbidity-Inflammation Paradigm in Heart Failure with Preserved Ejection Fraction: Results from the PROMIS-HFpEF Study
· 肿瘤免疫:OLINK蛋白组+质谱蛋白组,全面覆盖血液高低丰度蛋白,寻找与免疫抑制剂治疗结果相关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2020, JITC(IF 13.7)In-depth plasma proteomics reveals increase in circulating PD-1 during anti-PD-1 immuno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metastatic cutaneous melanoma
02 单细胞多组学研究
· 新冠感染:OLINK蛋白组+代谢组+单细胞多组学,描绘新冠感染轻重症过度的免疫特征
2020, Cell Multi-Omics Resolves a Sharp Disease-State Shift between Mild and Moderate COVID-19
03 肠道微生物多组学研究
· OLINK蛋白组+微生物多样性,发现肠道微生物群靶向的饮食能够调节人体免疫状态
2021, Cell Gut-microbiota-targeted diets modulate human immune status
04 pQTL
· 药物开发:OLINK蛋白组+基因组的pQTL多组学,寻找具疾病因果关系的蛋白并评估药物靶点
2020, Nat Metab Genomic and drug target evaluation of 90 cardiovascular proteins in 30,931 individuals